很想过上一种不愁钱花的日子,倒不是自己怎样喜欢奢侈,只是因为不忍心把年老体弱的父母“丢”在乡下,不情愿在看到好书的时候先“考察”一番钱囊。但我一介书生,除了每月600块钱工资和有限的几个稿费,此外别无财路。听朋友说一些大城市有人做家教中介发了财,我想何不利用自己在学校的优势,业余也去“中介”一下,赚几个油盐钱呢?
做任何生意都讲究认清形势,我从主客观两方面都分析了一下,觉得自己从事家教中介简直“鹏程万里”。第一,我能说会道,又在全国许多报刊发表过作品,容易取得学生的信任,而且我的课不多,也有做中介的时间。第二,现在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看作心肝,他们都懂得智力投资的重要性,愿意请家教,我收的中介费又很低,家长们心理上可以承受。
我马上行动起来。先是去街上印了30张留有电话号码的广告,总共只花了10块钱。剩下的事情就是张贴了。街上是不能贴的,贴了也会被城管大队撕掉,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单位的张贴栏。因为是第一次贴广告,又在别人的地盘上,我颇有些做贼心虚,每贴一张广告,总要东张西望一番,生怕有什么人出面干涉。不知是我的老实劲使人生出了怜悯之心,还是我做的事本来就不怎样出格,反正,广告贴得出乎意料地顺利。
回家之后,我开始期待那些陌生的电话,文章自然是不会写了。等到第三天电话铃终于响了,是邮电局一个人打来的,说是要给他的儿子请家教,开始我们谈得挺好,可是一提到中介费,那边的声音立即“降温”了。后来我又接到过一个家长的电话,这次我第一句话就提到了中介费的问题,他倒没有立即挂电话,只说要与孩子他妈商量商量,可是,一个星期过去,也没见他告知我“商量”的结果。
忙碌了不少日子,却没有取得预期的“经济效益”,我对做家教中介的信心彻底动摇了。我又重新坐到了写字台前,继续干起业余“码字”的营生。我知道教书和“码字”永远不会使我富裕,但它们却给了我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,让我体会到自己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是有收获的。我所在的城市实在太小了,它需要教师,需要文学家,但不一定需要太多的“掮客”。一个人是不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去生存的,感谢生活,它曾让我从“天上”走回了家园。